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 详情
行业动态 | 访谈 推进职业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发表时间:2024-03-11 11:08:00
·产教融合水平是衡量职业教育办学质量的试金石,是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压舱石 ·职业教育体系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但产教融合、加强实践性教学的任务没有变,也不能变,要坚持在职业教育赛道培养高技能人才 ·产教融合需要多部门联合出台配套制度和操作化实施方案,并设立产教融合工作专班统筹推进工作

两会访谈录

·产教融合水平是衡量职业教育办学质量的试金石,是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压舱石

·职业教育体系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但产教融合、加强实践性教学的任务没有变,也不能变,要坚持在职业教育赛道培养高技能人才

·产教融合需要多部门联合出台配套制度和操作化实施方案,并设立产教融合工作专班统筹推进工作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大国工匠是我们中华民族大厦的基石、栋梁”。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既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的内在要求,更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现阶段,推进职业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是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

3月7日,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教育厅副厅长王仁祥,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曾天山做客中国教育报刊社“两会访谈录”演播室,围绕“如何推进职业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建言献策。

构建“一体两翼”产教融合新格局

记者:随着产教融合的制度和发展路径不断优化,产教融合的形式也在不断拓展。202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指出,稳步推进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推动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尽快取得突破。在两位看来,形态的不断创新对产教融合深化发展有哪些影响?

曾天山: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2022年,《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了“一体两翼”的产教融合新格局。按照202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深化“一体两翼五重点”工作布局,重点在于实施产教深度融合工程,做实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试点,做强市域产教联合体,建强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

王仁祥:《意见》明确提出,“打造市域产教联合体”,“打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政府、企业、学校、科研机构等多方参与的理事会,实行实体化运作”。这是产教融合未来发展的方向,也是职业教育工作的重点和抓手。联合体指向不同区域地理空间内的产教融合,共同体指向不同行业领域的产教融合,二者共同构成纵横交错的产教融合“网格”,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向纵深发展。

记者:随着产教融合机制的进一步优化,创新产教融合的发展模式也成为必然。现阶段职业教育与产业融合发展都形成了哪些行之有效的载体与形式?哪种办学方式更有利于产教融合发展?

曾天山:从“一体”层面看,山东、广东、湖南等省份正在快速推进职业教育改革。这些省份呈现出改革基础好、改革意愿强、有产业发展需求等特点。例如,山东省最近修订发布了《山东省职业教育条例》,走在了全国前列。从“两翼”层面看,市域角度——全国已有28个市域产教联合体在不断推进,浙江省义乌市、福建省石狮市等都做得比较好;行业角度——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的核心在于体现产业链特点,优势互补,共存共荣。例如,在广东省钢铁工业协会的指导下,宝武集团中南钢铁有限公司、广东工业大学、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共同发起了“新材料先进制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另外,职业教育领域的产业学院不断发展,也体现出办学水平高、产学合作好的特点。

王仁祥:湖南省是全国8个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试点省份之一,株洲市的市域产教联合体是全国首批28个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之一。现在,湖南省还在自主组建35个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企业办学和政府办学分别在职业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相对于政府办学在资源整合、政策支持及统筹规划等方面的优势,企业办学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紧贴市场需求、实践教学资源丰富、产学结合便利等方面,对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丰富实践教学、及时调整以及拓宽专业设置等具有弥补作用。从这个意义上看,应切实推动混合所有制办学,把企业办学和政府办学的优势结合起来。

深化产教融合需多方协力相互赋能

记者:我国拥有全世界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深化产教融合,在政策、载体、形式以及责权划分、资源配置等方面难免还面临一些问题。在两位看来,现阶段深化产教融合最要紧的是解决哪些问题?需从哪些关键环节入手,更好地深化产教融合?

曾天山:我国职业教育占据中等阶段以上教育的“半壁江山”。在建设教育强国阶段,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适应性、吸引力是重要任务。一方面,要强化企业责任,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等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企业也是职业教育的办学主体之一。另一方面,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落实校企双方的主体责任。通过政府推动校企合作办学,并落实在“两翼”建设上,形成制度化保障、实体化运作、可持续发展。

首先,要认识到校企共同育人是社会责任也是法律义务。其次,要相互赋能。具体包括:汇聚产教资源,制定教学评价标准,开发专业核心课程与实践能力项目,研制推广教学装备;依据产业链分工对人才类型、层次、结构的要求,实行校企联合招生,开展委托培养、订单培养和学徒制培养,面向行业企业员工开展岗前培训、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为行业提供稳定的人力资源;建设技术创新中心,支撑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服务行业企业技术改造、工艺改进、产品升级。

王仁祥: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顶层制度设计已实现突破性进展,但目前还存在两方面问题,导致政策红利没有充分释放出来。一是配套制度和协调机构缺位,产教融合政策在落实过程中出现“塌腰”问题。比如,国家政策鼓励支持“混合所有制办学、实体化运作”,但由于权责划分、投资与收益关系等缺乏明确的条款规定,没有专门的统筹协调机构推动,实际操作起来比较困难。二是企业和职业院校作为产教融合中最直接的利益相关者,尚未找到稳定、平衡的利益结合点,校企难以形成利益共同体,难以深入持续合作。

从政府的角度看,产教融合涉及多个部门,需要多部门联合出台落实产教融合政策的配套制度和操作化实施方案,并设立产教融合工作专班统筹推进工作。比如,明确混合所有制办学试点的责、权、利,明确产教联合体和共同体实体化运行边界。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看,应着力推动校企利益共享,包括知识产权的保护、经济利益的分配等,通过合同等形式进行明确。

民族地区更应重视产教融合发展

记者:我们在整理今年地方两会热词时发现,民族地区各级政府工作报告中“增设高职院校和职教本科”是高频词。在两位看来,这将对产教融合产生怎样的影响?

曾天山:产教融合水平是衡量职业教育办学质量的试金石,是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压舱石。随着人口、技术、产业和教育的发展变化,职业教育体系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呈现“规模稳定、重心上移”现象,中职学校有所减少,高职院校有所增加。但产教融合、加强实践性教学的任务没有变,也不能变,要坚持在职业教育赛道培养高技能人才。

王仁祥:职业本科教育和产教融合发展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可以用三个“力”来概括。一是对学校的推动力。职业本科教育标准高,包括对产教融合的要求高,必然推动学校千方百计深化产教融合。二是对企业的吸引力。职业本科教育作为更高层次的职业教育,在技术服务和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能给企业带来更显著的预期收益,从而容易点燃企业参与办学的热情。三是示范力。职业本科教育与产业的融合发展必然产生一批典型做法,对其他职业院校、企业都会产生良好的示范效应。

记者:职业教育对民族地区的高质量发展有着多方面的作用,请两位结合实际情况,谈谈民族地区探索产教深度融合更应该关注哪些方面?

曾天山:民族地区产业相对落后、人口稀少等不利因素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单凭一己之力很难发展高质量职业教育。为此,需要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把职业教育作为重点,进一步加强东西部职业教育协作,增强对西部职业教育和培训的精准帮扶。

王仁祥: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除了要对接、服务产业,还应该注重提升、引领产业,为本地产业发展作出贡献。特别是要加强省级统筹,高度整合区域内外部资源,抱团发展,发挥职业教育办学各方主体的优势。湖南省教育厅、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政府支持组建湘西现代职业教育集团,区域内部由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牵头、其他职业院校和本地龙头企业参与,区域外部由多所高水平高职院校对口帮扶,共同在每所成员学校做强1—2个优势特色专业,提升了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产业四区”“四宜城镇”建设水平。

来源 | 中国教育报